牛蒡茶网

牛蒡茶的功效与作用,炒牛蒡子、牛蒡根的功效与作用好处!

牛蒡根图片与牛蒡子图片

2021-02-12 20:14分类:牛蒡图片 阅读:

  牛蒡苦辛凉经入肺胃肠透疹止瘙痒热咳咽痛防现代人们防病治病的意识不断增强,许多中草药莫名其妙的就火了起来,不提“身价百万”的冬虫夏草、藏红花这些,连蒲公英、牛蒡这些野草野菜都火了起来。

牛蒡在台湾已经成为常用蔬菜,以牛蒡根为原料的纯天然茶品牛蒡茶,是老幼四季皆宜的高级营养饮品,其润肠通便、辅助降血压、防癌抗癌的功效受到很多人的青睐。

牛蒡根也可炖、煮、涮、做汤等,李时珍称其“剪苗淘为蔬,取根煮,曝为脯,云其益人”。

牛蒡食用的是牛蒡根,而入药的是牛蒡子,为菊科植物牛蒡的成熟种子。





牛蒡子始载于《名医别录》,原名恶实,列为中品。

恶实,《本草纲目》曰:“其实状恶而多刺钩,故名……术人隐之,呼为大力也。

”由于这种果实带着刺钩,使人厌恶,故名恶实。

一说因其药材形态似老鼠屎,而老鼠屎是招人讨厌的,故名。

恶,这里指厌恶、讨厌,或含有憎恨的意思。

恶实这种带着刺钩的圆球果实,不用说人见了厌恶,就是老鼠粘着也难以逃脱,故一名鼠粘子。

《本草图经》曰:“外壳如栗梂,小而多刺,鼠过之则缀惹不可脱,故谓之鼠黏子。

”鼠黏子,音讹而为“黍黏子”。

俗谓鼠见愁、老鼠愁。





明代《本草蒙筌》解释:“鼠过之则缀惹不落,故义名曰鼠粘子也……止牙齿蚀疼,散面目浮肿,退风热咽喉不利,及腰膝风凝;驱风湿瘾疹盈肌,并疮疡毒盛。

生吞一粒,即出疮头。

明目补中,润肺散气。

”蒡,通旁,此处作边、侧讲。

《释名·释道》:“在边曰旁。

”《玉篇》:“旁犹侧也。

边也。

”牛蒡者,谓牛遇“恶实”,犹须在其侧而远其实,故名牛旁。

因本品为草木并药用其种子,因此称作牛蒡子。

李时珍谓:“其根叶皆可食,人呼为牛菜。

”《本草原始》则曰:“其根叶可饲牛。

”牛喜食之,恋于其旁,故名“牛旁”;放牛娃也因此而省心,“俚人谓之‘便牵牛’”。

其叶宽大似善耳,故有象耳朵、老母猪耳朵诸名。

牛蒡子的根叶可以作为牛的饲料,由于牛的力气大,用隐喻的方法,所以对其果实,就含蓄称为大力子。

商品以东北产量大,称作关大力,又名北大力、关力子;浙江桐乡产者质佳,称作杜大力。

旧时商品规格还有川大力,产四川;汉大力,又名泽大力,产湖北,集散于汉口。

牛蒡为二年生草本,高1~1.5米,根粗壮,圆锥形。

茎直立,有数条纵楼,上部多分枝。

根生叶丛生,茎生叶互生,叶片呈卵圆形或心脏形,头状花穗生于枝端。

总苞球形,苞片多数,排列成复瓦状,密接,披针形,先端成针状,具软骨质样倒钩刺,并向四方开散,成为带刺钩的圆球。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便能得到牛蒡子。

牛蒡子长倒卵形,两端平截,略扁微弯,长5-7mm,直径2-3mm。

表面灰褐色或淡灰褐色,具多数细小黑斑,并有明显的纵棱线。

先端较宽,有一圆环,中心有点状凸起的花柱残迹;基部狭窄,有圆形果柄痕。

质硬,折断后可见子叶两片,淡黄白色,富汕性。

果实无臭;种子气特异,味苦微辛,稍久有麻舌感。

以粒大、饱满、色灰褐者为佳。

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牛蒡子药性辛、苦,寒。

归肺、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本品辛散苦泄,寒能清热,升散之中具有清降之性,功能疏散风热,发散之力虽不及薄荷等药,但长于宣肺祛痰,清利咽喉,故风热感冒而见咽喉红肿疼痛,或咳嗽痰多不利者,十分常用。

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咽喉肿痛等症,常配银花、连翘、荆芥等同用,如银翘散(《温病条辨》)。

若风热咳嗽,痰多不畅者,常与桑叶、桔梗、前胡等药配伍。

牛蒡子清泄透散,能疏散风热,透泄热毒而促使疹子透发,用治麻疹不透或透而复隐,其透发的力量较弱,须与薄荷等同用,始能收到透发之效,如竹叶柳蒡汤(《医学广笔记》)。

若风湿浸淫血脉而致的疮疥瘙痒,本品能散风止痒,常配伍荆芥、蝉蜕、苍术等药,如消风散(《外科正宗》)。

本品辛苦性寒,于升浮之中又有清降之性,能外散风热,内解热毒,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效,故可用治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喉痹,咽喉肿痛等热毒病证。

用治风热外袭,火毒内结,痈肿疮毒,兼有便秘者,常与大黄、栀子、连翘等同用。

治疗乳痈肿痛,尚未成脓者,可与金银花、栀子、瓜蒌等药同用。

本品配伍玄参、黄芩、板蓝根等清热泻火解毒药,还可用治瘟毒发颐、痄腮喉痹等热毒之证,如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

《本草经疏》:“恶实,为散风除热解毒之要药。

辛能散结,苦能泄热,热结散则脏气清明,故明目而补中。

风之所伤,卫气必壅,壅则发热,辛凉解散则表气和,风无所留矣。

藏器主风毒肿诸痿;元素主润肺、散结气、利咽膈、去皮肤风、通十二经络者,悉此意耳。

故用以治瘾疹、痘疮,尤获奇验。







牛蒡子具有能升能降之性,以升为主。

云其升,则主疏散,云其降,则主通便。

中医有一理论就是讲植物的种子一般多主沉降,如杏仁、莱菔子等,而“诸子皆降,苍耳独升”,其实不仅仅苍耳子有升浮之性,蔓荆子、牛蒡子这些药材也有升浮之性。

牛蒡子能主升浮,主治上部风热,咽喉不利,诸毒热壅,颈项痰核,时行疹子,皮肤瘾疹,凡肺经郁火,肺经风热,悉宜用此。

中药里面的果实种子类药材多质润,富含油脂,有润肠通便之功。

牛蒡子富含油脂,性多滑利,具有濡润大肠的作用,而能润肠通便,且无明显副作用,故上述病证兼有大便热结不通者尤为适宜。

用其通便,有“提壶揭盖”之妙,适用于各种热毒肠燥便秘。

其不同于大黄、芒硝等攻下之品,泻下作用比较平和,便质多稀软,水样便少见,若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用牛蒡子能取得明显效果。

同时又能使热毒下泄。

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肠之性略减。

气虚便溏者慎用。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牛蒡子图片及牛蒡子饮片图片

下一篇:牛蒡根图片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牛蒡茶网
返回顶部